2、泄漏设备的查找与切断处理
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,发生物料泄漏后,水处理车间首先受到冲击,如果处理不及时,各生产装置也会受到影响。当水处理车间通过日常严格监控,在第一时间发现系统有物料泄漏时,应立即通知主管部门、调度部门与各相关生产车间,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查到漏点。
2.1 查漏方法
(1)浊度分析法
如果泄漏时发现系统浊度变化异常,说明泄漏介质会对水体浊度产生重大影响,而泄漏设备进、出口的浊度变化将会更加明显,因此测试设备进,出口的浊度变化有可能很好地判断设备是否发生了泄漏;另外浊度测定通过便携式浊度仪来进行,测试时间短,简便易行,可靠有效。
(2)油含量分析法
如果系统发生泄漏并且油含量明显升高,则可采用此法。由于油含量分析略显复杂,且分析工作量也较大,通常油含量升高时系统浊度也会显著增长,一般将此法与浊度法结合使用,当用浊度法确定可疑设备后,再用油含量分析法来加以证实。目前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,在线监测水中微量油逐渐成为可能,如果循环水厂的总回水管增设在线油含量分析仪,无疑对于第一时间发现油品泄漏非常有利。
(3)余氯分析法
从表 1可看出,大部分物料泄漏时都会对系统的余氯与加氯量产生较大影响,因此如果发现系统余氯有异常变化,泄漏设备进、出口的余氯变化将会更大,此时通过测定余氯就能有效地判断设备是否泄漏。余氯可通过 DPD法或比色法来测,而用比色法更简便易行。需要注意的是利用余氯查漏时,需要配合加氯或次氯酸钠,使系统出水达到一定的余氯水平,该方法才会有效。
(4)pH 分析法
一般来说系统中具有较高或较低pH值介质的换热器并不多,因此若日常监测中发现 pH 值有异常变化时,基本上均能较为快速地锁定目标设备,并且 pH 值的分析非常简便,用便携式 pH 计可以在几十秒内得到测试结果,比较易于操作。
2.2 应用案例
国内某炼油厂建于20世纪80年代,主要生产高标号汽油、柴油、液化气、丙烯、MTBE、二甲醚等。主要以国外高硫原油为原料,有机物泄漏问题比较突出。该厂自2007年12月循环水水质持续恶化,经过余氯法排查,发现以下几台设备存在疑点,见表2(投加优氯净后循环水余氯为1mg/L)。
表2 余氯分析异常的设备
生产装置 | 设备牌号 | 余氯/(mg/L) |
MTBE | E-307 | 0 |
重胶沥青 | E-108a | 0.1 |
催化裂化 | E-213 | 0.3 |
连续监测异常设备的COD,石油类5d,指标见表3。
表3 各设备检测项5d平均值
项目 | E-307 | E-108a | E-213 | 循环水 |
COD/(mg/L) | 152.6 | 135.2 | 128.8 | 108.6 |
石油类 | 32.4 | 35.8 | 43.2 | 19.2 |
有上述数据看出,与余氯方案分析结果一致,3台换热器均存在泄露问题。
2.3 泄漏设备的切断处理
虽然目前对于物料泄漏后的处理措施各种各样,并且均能取得一定的效果,但要尽快控制水质,保证水质处理效果,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将泄漏设备及时切断并修复,而这一点则是水质管理人员能力之外的情况。由于换热设备的停用可能影响到生产装置的正常生产,因此停用换热设备实际上是一个公司层面上的决策。